久久青青草原精品老司机|午夜男女羞羞视频|高清无码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亚洲激情国产精品影音

故鄉(xiāng)——黃土塬上的墨香與麥浪

  塔城訊(通訊員范月鴿)站在高處遠(yuǎn)眺,黃土塬像被歲月熨平的褶皺,一層疊著一層鋪向天際。這里沒有江南的煙雨朦朧,卻有西北特有的爽朗,風(fēng)是烈的,日頭是暖的,就連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都透著股不服輸?shù)捻g勁。這便是我的故鄉(xiāng)--通渭,一座被墨香浸潤、被麥浪托起的小城。

  通渭人的日子,是從黃土里“長”出來的。春分剛過,塬上的土地就醒了,老農(nóng)牽著牛,把犁鏵插進(jìn)酥軟的黃土里,一壟壟新翻的泥土泛著油亮的光,混著青草與濕氣的味道,是通渭最踏實(shí)的春汛。等到小滿,麥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風(fēng)一吹,麥浪“嘩啦啦”地響,像是大地在唱歌。收割時(shí)最是熱鬧,鐮刀“嚓嚓”作響,大人彎腰割麥,孩子在田埂上拾麥穗,傍晚把麥捆壘成小山,炊煙從土坯房的煙囪里冒出來,混著新麥的清香,飄得滿塬都是。

  若說麥浪是通渭的底色,那墨香便是它最亮的魂。在通渭,“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絕非虛言。走在老街巷里,墻根下曬太陽的老人,說不定就藏著一手好書法;菜市場賣菜的大媽,空閑時(shí)也會鋪開宣紙,寫上幾筆楷書。每年的書畫文化節(jié),更是把小城的墨香推到極致——街頭巷尾掛滿字畫,書法家們當(dāng)場揮毫,墨汁在宣紙上暈開,楷書端正,行書飄逸,就連圍觀的孩童,都學(xué)著大人的模樣,用手指在地上比劃著筆畫。我小時(shí)候常趴在爺爺?shù)臅琅?,看他?ldquo;厚德載物”,墨香染了衣角,也悄悄在心里種下了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通渭的味道,藏在煙火氣里。清晨的街頭,油茶攤子冒著熱氣,攤主用大勺子舀起熬得稠厚的油茶,撒上芝麻、花生碎,一碗下肚,渾身都暖了。正午的飯桌上,必少不了一碗漿水面,漿水是用芹菜、包菜腌的,酸中帶鮮,就著剛出鍋的鍋盔,能吃下兩大碗。到了秋冬,家家戶戶開始腌臘肉,掛在屋檐下,風(fēng)吹日曬后,肉香能飄出半條街。最難忘的是過年時(shí)的“暖鍋”,銅鍋里碼滿白菜、粉條、豆腐、臘肉,炭火在鍋底燒得通紅,一家人圍著暖鍋聊天,熱氣模糊了窗戶,也暖透了人心。

  如今離鄉(xiāng)多年,可每當(dāng)想起通渭,眼前仍是那片金色的麥浪,鼻尖仍是那縷揮之不去的墨香,耳邊仍是老街巷里熟悉的鄉(xiāng)音。它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卻用黃土的厚重、書畫的雅致、煙火的溫暖,把每個(gè)游子的心都牽得緊緊的。這就是我的故鄉(xiāng),通渭——黃土塬上一顆被墨香與麥浪滋養(yǎng)的明珠,永遠(yuǎn)是我心中最踏實(shí)的牽掛。

為您推薦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shè)網(wǎng)作者:楊曉芳、王荔、薛海瑞
《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