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傳情 藝術之美
——憶濟寧籍喬羽為我題寫《心靈的旅程》書名
文/濟寧市兗州區(qū) 杜曉言
在音樂文學的星河里,歌詞專著是音符與文字的結晶,書名則是其上最亮的光。多年前,身為濟寧市兗州區(qū)詞人的我,有幸得同鄉(xiāng)、詞壇泰斗喬羽先生為我的處女歌詞集《心靈的旅程》題寫書名。那不僅是紙上幾字,更是這位濟寧籍藝術大家用筆墨傳遞的藝術溫度,成了我創(chuàng)作路上難以磨滅的珍貴印記。
喬羽先生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藝術家,亦是濟寧人民的驕傲。四十余年創(chuàng)作生涯里,他從舞臺劇本到詩歌評論皆有涉獵,筆下百余首歌詞更因接地氣、暖人心而廣為流傳?!蹲屛覀兪幤痣p槳》的童真爛漫、《我的祖國》的赤誠豪邁,跨越世代仍在耳畔傳唱。他的文字從不是刻意雕琢的華麗,而是從生活里生長出的真誠,一開口便能住進人心里,這份藝術特質,也恰如濟寧這片土地所孕育的質樸與厚重。
初見題字時的悸動至今難忘:“心靈的旅程”五字,無刻意張揚卻端莊大氣,筆畫間藏著靈動,像他的歌詞般不疾不徐卻自有力量。這字不只是“好看”,更像在“說話”——每一筆裹著對文字的敬畏,每一劃映著對創(chuàng)作的赤誠,宛如前輩對后輩的“創(chuàng)作箴言”。尤其想到這是同鄉(xiāng)前輩為我這個兗州區(qū)后輩的作品題字,更讓薄薄的歌詞集多了份故土情牽的沉甸甸分量。
喬老的題寫,早已超越“幫忙”的意義。他將對音樂文學的理解、對同鄉(xiāng)后輩的期許融進筆墨:“心靈”二字溫潤,似在說創(chuàng)作要走心,要扎根生活與故土;“旅程”二字舒展,像盼作品能陪讀者同行,也盼我在創(chuàng)作路上堅持走下去。五個字既精準映襯書的主題,又暗藏他的藝術風骨與鄉(xiāng)土情懷,讓讀者未翻書頁,先被這份“筆墨里的心意”與“同鄉(xiāng)間的溫情”暖到。
如今翻起《心靈的旅程》,扉頁上喬老的題字仍能讓我心頭發(fā)熱。它不是冰冷的墨跡,是喬老用藝術、用鄉(xiāng)情傳遞的溫暖,讓我明白創(chuàng)作從非獨行,前輩的筆墨、故土的滋養(yǎng)、生活的溫度都是路上的光。去年喬老辭世,我對著題字靜坐良久,后知他未走遠——他的歌仍在濟寧的街巷、全國的舞臺上傳唱,他的字仍在暖著我這樣的后輩,他“真誠創(chuàng)作、扎根生活”的道理,更伴著濟寧的文脈,持續(xù)陪伴后輩前行。
謝謝喬羽先生,這位濟寧籍的藝術泰斗,用筆墨為我的創(chuàng)作旅程點亮明燈;也愿這份“筆墨傳情、同鄉(xiāng)共情”的藝術之美,如他的歌詞般,長久暖著人心,也為濟寧的文化記憶添上溫潤一筆。
咱們濟寧好地方
杜曉言
運河水呀淌呀淌,
淌過千年歲月長。
太白樓前邀月亮,
荷風送香滿畫舫。
南池柳絲晃呀晃,
晃著童年舊院墻。
鐵塔映著晚霞亮,
石板路連老作坊。
豆腐腦兒熱呀燙,
辣湯一碗暖心腸。
茶館里說書聲揚,
胡同里飄槐花香。
走千走萬咱不忘,
家鄉(xiāng)水土最養(yǎng)人。
濟寧的好景說不完,
一輩一輩愛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