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有企業(yè)工程單位的海外人,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過十幾個年頭,在非洲這片大陸上我?guī)е拍詈蛨?zhí)著,默默地耕耘。莫桑比克、塞拉利昂、贊比亞……無論是建橋或是修路,輾轉(zhuǎn)了非洲好幾個國家。而在這十幾年的工程建設生涯當中,作為一個中資企業(yè)的海外人,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出一個歷史的身影,那就是修建坦贊鐵路的前輩們劈山開路的場面。尤其是由于工作調(diào)動,來到贊比亞親歷了被非洲人民譽為“自由之路”和“友誼之路”的坦贊鐵路后,更加感受到了這份能影響半個世紀的精神之美,站在車站前真正感受到了這份屬于我們海外人特有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我們在贊比亞的姆皮卡市附近有一個在建的施工項目,而坦贊鐵路途經(jīng)姆皮卡設立的火車站屬于一個較大的火車站。項目營地離這個火車站不遠,因此我們利用主題黨日的活動參觀了這個火車站,走走坦贊鐵路線去追尋這段紅色的歷史足跡。當日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懷著期待的心情,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姆皮卡火車站。映入眼簾的是正面的站前大樓,在上方的前墻上很醒目地寫著紅色的MPIKA這個單詞,候車廳和售票廳都集中在這個樓內(nèi),大樓前面的做綠化的草坪修剪的非常的干凈利索,看起來非常的舒適、清新自然。
此次接待我們的是這個火車站的市場部和公共關系部的兩個部門負責人,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也有種自然而然地熟絡和親切。首先帶領我們?nèi)チ肆硗庖粋?cè)的辦公樓和宿舍樓區(qū)域,據(jù)他們介紹,這兩座大樓也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中國人為他們修建的并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這讓我感覺到異常地驚訝甚至于有些難以置信,因為按時間計算這已經(jīng)有了40年的歷史了,但這座3層高采用了綠白相間粉刷的辦公大樓,看起來依然嶄新如故,沒有絲毫破舊衰老的跡象。作為工程人,我不由地走上前細細地觀察了一下墻面和夾角等位置,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一點裂縫或是變形。這充分說明了我們的前輩當時在建設坦贊鐵路的時候是如何的高標準、高質(zhì)量,才使得這做大樓在經(jīng)過40多年的歷史后能夠依然保持如此的完好如初,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當來到辦公室內(nèi)大家一番客套、賓主坐定后,我們首先向他們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并表述了我們以朝圣的心態(tài)來瞻仰參觀坦贊鐵路線上的這個車站和中國專家烈士陵園的來意。他們對此有中國人的到訪表示了很熱情的歡迎,向我們展示了坦贊鐵路管理局TAZARA的宣傳畫冊,并詳細地介紹了鐵路線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運營情況,同時認為中贊人民的友誼由來已久,這個車站正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風起云涌之時,為突破帝國主義的經(jīng)濟封鎖、分割和鞏固民族的獨立,中國政府不遠萬里派遣了數(shù)萬人的中國專家和工人來到坦桑尼亞、贊比亞這兩個國家,援建了這條長達1800多公里的浩大工程,贊比亞人民非常的感激。而且建設質(zhì)量還這么好,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在數(shù)次洪水災害面前依然保持完好,繼續(xù)在載客運貨上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我們感謝他們的贊揚和肯定,前輩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輝煌成就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與有榮焉。坦贊鐵路鑄就了中非人民的“友誼之路”,這種友誼的象征意義至今綿延不斷,并成為了一種精神傳承至今,我們來這里也是在追尋先輩們的奮斗足跡,感悟這種偉大精神。今天我們國家所倡議的中非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是這種精神的深化和發(fā)揚。我們公司來到贊比亞一直從事工程項目建設行業(yè)十幾年,修路架橋超過了1000公里,在經(jīng)營公司的發(fā)展的同時,造福了當?shù)匕傩?、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一直秉承這種精神去建設繁榮之路、發(fā)展之路、友誼之路。
隨后這兩位部門經(jīng)理帶領我們進入車站內(nèi)部,雖然車站看起來不大,但布局合理、簡單實用、美觀大方,讓人感覺很舒適,依然是歲月的流逝并沒有帶走絲毫的昔日風采,反而更顯歷史的韻味。當我踏足鐵路走在軌道上,特別是看到軌枕上刻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制”清晰如舊幾個大字的時候,內(nèi)心的洶涌澎湃就難以抑制,自己仿佛跨越了歷史的長河,看到了那段崢嶸的歷史歲月中波瀾壯闊地弘大場景。毛主席和周總理說:“這條鐵路……一定要修起來!”,先后5萬多名中華兒女滿懷對非洲人民的真摯情誼漂洋過海來到了非洲,同坦贊人民并肩奮斗,在野獸橫行、疾病肆虐的茫茫草原荒野上披荊斬棘、艱苦奮斗,克服千難萬險,用汗水和鮮血乃至生命、歷時5年8個月筑成了這條長達1860多公里的坦贊鐵路,鑄就了這條“自由之路,友誼之路”。為非洲國家打破種族隔離制度封鎖、推進民族獨立和解放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中非關系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豐碑。
最后,我們來到了中國專家的烈士陵墓。坦贊鐵路穿越高山峽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線多地荒無人煙,野獸群居出沒、蚊蟲肆虐,全線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總共有65位中國為此專家付出了寶貴生命,而在這里有18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因公殉職、永遠長眠于這片遠離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在墓前敬獻了鮮花,鞠躬默哀憑吊,他們是坦贊鐵路精神的締造者,也是中非友誼之路的先行者、開拓者。
回顧歷史,由坦贊中三國人民攜手創(chuàng)造而凝聚出來的坦贊鐵路精神是一種相互尊重的平等精神、一種頑強奮斗的拼搏精神、一種無私奉獻的國際主義精神,這種精神不可磨滅、永垂不朽,這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放眼未來,我們要弘揚坦贊鐵路精神、精心珍惜和呵護中非傳統(tǒng)友誼,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深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gòu)建中非命運共同體,促進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繁榮。我們要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繼續(xù)傳承發(fā)揚這種精神,努力為中非友誼、當?shù)氐陌l(fā)展建設奮發(fā)有為、開拓進取、使中非友好合作這棵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結(jié)出更加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