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集團公司網站先后推出了鐵字號團隊、品牌項目、工程公司王牌秀,這些優(yōu)秀欄目的推送,是集團公司上下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品質鐵建”、推進“海優(yōu)先”戰(zhàn)略的布署加油站,是落實集團公司第三次黨代會戰(zhàn)略部署、實現規(guī)模提速品質提升、努力進軍股份公司先進企業(yè)的助推器。而遠在云南邊陲的五公司臨清項目的全體參加者們,用青春和汗水在青山綠水間書寫著不一樣的青春。面對困難,依然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堅持,建品質工程融入了他們的魂魄里,轉身于崇山峻嶺揮灑滿身的淋漓,在抬頭即可觸及藍天額頭的工地上以鋼筋水泥的力度表述生命的深度,為全力打造品質工程貢獻著智慧與力量。
七彩云南,邊疆臨清。請跟隨筆者去臨清項目觸摸七彩云南、品味鐵建文化、感受品質鐵建。今天推出的是趙純杰,任芳媛的作品:《他們在“足球場”尋找“爆點”》
幾臺挖機伸出長臂,提著剛挖出的土堆,不斷在空中挪動,挖機旁幾個技術員正熟練地指揮著現場作業(yè)的有序進行,他們黝黑的臉上冒出了顆顆大汗……這樣動人心魄的畫面時常出現在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五公司臨清高速公路LQTJ2-3合同段項目的施工現場。
在這幅土地與人員所勾勒的“勞動美”風景里,幾位技術員對現場既熟練操作又游刃有余,如若不是他們抬頭露起的青澀微笑,筆者完全沒法相信他們是才剛入職一年的新職工。當筆者問到他們迅速變得如此熟練的感受時,他們說,這是他們在“足球場”上尋找“爆點”的過程。
勤學苦問 迅速成長
臨清項目地處云貴高原之西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十分懸殊。由于風化和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地表切割嚴重,地形復雜,形成亞高山,中山峽谷和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樣的地形地貌給施工帶來了不少難度。
對于施工單位里的許多年輕人來說,他們需要去現場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現場施工難題和質量指導,能夠呆在陰涼處實在是難得之舉。然而,對于新職工殷海洋來說,原本在物資部“波瀾不驚的日子”卻讓他感到了足球場常說的“缺乏爆點”,桎梏了年輕人那天生的愛動本能。因此,2019年3月,在臨清項目部三工區(qū)橋梁即將開啟施工之際,他從物資部資料員轉為橋梁上的技術員,去深入了解施工現場,學習技術方面的工作。“雖說通往羅馬的大路有很多條,但是人們肯定是想選擇一條自己認為適合自己,走得開心又有所得,何樂而不為”殷海洋說。
來到工區(qū)的殷海洋深入現場學習技術,將工作的重心和重點向現場施工傾斜。起初的工作是充滿艱巨的,在現場,技術員需要克服許多困難,以確保施工工作的進行,如每天的情況在變化,則施工員也要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來自我調整,好讓施工有序進行。現場就是活靈活現的書本,殷海洋根據現場實地考察,結合圖紙定施工方案,配合項目對橋梁工程施工進行技術支持工作。雖然現實情況對未實際接觸施工現場的殷海洋來說著實是個挑戰(zhàn),但他卻樂在其中。“畢竟有時候不親眼看過實體的東西,僅靠圖紙終究是認知不到位的”,殷海洋說道。
施工現場就是項目的第一線,每天跟著項目第一線共進退,殷海洋的內心有著小小的成就感。工地上每天機器都會轟鳴,每個工序都會緊接不舍的進行,如同他日復一日的工作和學習不曾停歇。在這里,他獲得了更多的成長與歷練。為調整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在閑暇之際,殷海洋會和樸實的工人師傅聊天,看看山間云卷云舒。近距離地體驗者小橋流的山間居士般樂趣,他覺得這是一種生活樂趣添加劑
“我是一個喜歡沖在前面的人,就好似踢足球的時候,我就是喜歡踢前鋒,因為這樣我才離禁區(qū),球門更近,才能更快更多可能的攻破球門,達成目標。我希望我一直是個前鋒,希望可以早日踢開成功的大門。”殷海洋說道。
多番輾轉,百煉成鋼
都說90后是吃不了苦的一代,然而趙馨祥用實際行動證明了90后一樣可以肩擔重任。
畢業(yè)于天津城建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的趙馨祥作為新分大學生技術員,參加到臨清項目的生產中。起初由于專業(yè)知識的不對口,有過一陣吃力和迷茫的時期。在師傅和同事的悉心指導下,趙馨祥開始去適應工作、投入工作。他抱著“不懂就問、多問多學、不怕不會、就怕不學”的心態(tài),不斷地去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逐漸能夠獨立完成測量放樣,上報日報臺賬、工程量計量等工作。
在馬家寨隧道擔任現場技術員期間,趙馨祥負責施工現場技術指導與管控。為了學習隧道爆破和解決隧道超挖問題,他經常待在隧道掌子面的鉆孔施工現場。鑿巖機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趙馨祥的心臟也在跟著跳動。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和心理,他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守。通過觀察工人鉆孔的布局,記錄鉆孔時間、鉆孔長度,再結合書本知識和網上資料,他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仔細記錄每一項施工追溯,詳細核實每一數據,慎重解決每一個現場問題。不辭疲倦與辛勞,在工作需要的時候,趙馨祥總是在施工現場技術指導,奉獻青春,為臨清項目的順利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進度保障。
由于項目需要,趙馨祥后期轉至來到質檢部工作,學習內業(yè)資料管理以及現場質量管控與巡查。工作的轉變讓他有接觸新事物的機會,但他的初心并未改變,依舊是那個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的青年。通過學習內業(yè)資料的整理歸檔,使他對工程建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通過查找一本本規(guī)范和驗標,他編寫方案、劃分分部分項等。在現場質量巡查與管控時,他拒絕“好人主義”,堅持對工程實體質量嚴格監(jiān)督、負責。
從去年大學畢業(yè)進入公司,一年多時間里,他時刻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yè)業(yè)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贏得了領導、同事們的交口稱贊。談到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趙馨祥感嘆道:“一路走過來做過資料員、做過技術員、做過質檢員,每一步都是扎扎實實,很充實,也很幸運。有好領導、好師傅、也有好同事,感恩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大學畢業(yè)后的他選擇將青春扎根在施工一線,如今的他早已褪去了一臉稚氣的大學生模樣,更多的是成熟與穩(wěn)重。他用拼搏的汗水將青春釀成瓊漿,在施工一線綻放著鮮艷的光彩。
獨擋一面 謙虛謹慎
初來項目時,李振鵬對隧道的施工并不了解,甚至連施工的具體步驟都不太了解。如何理解隧道施工的運作,如何與工人打交道都成了當務之急。
為破解這樣的當務之急,他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熟悉圖紙、施工方案開始,到編制全線的工籌、施組,一方面查資料、翻規(guī)范來了解隧道施工,另一方面向師傅、同事、以及工隊的工人師傅請教學習工作技巧、重難點、隧道施工注意事項及工序銜接等。項目施工中很多問題不是單靠在書本能夠解決的,需要面對政府、業(yè)主、設計、監(jiān)理、項目部、勞務等,這里包含了管理、溝通、協調、組織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一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時變系統”。對于這樣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他就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詢問、摸索、思考、嘗試,邊學邊干,邊干邊學。
由于項目要求“一崗雙責”,要求人人管安全,李振鵬開始學習掌握關于隧道安全管理五大系統的使用,尤其是其中的人員定位系統、氣體監(jiān)測系統、視頻監(jiān)控系統,隨后便開始安裝、使用與維護。一年里,他扎根一線錘煉意志、提升專業(yè)水平,把責任當成習慣,把苦累當成磨礪,把付出當成快樂生動詮釋青年動人的一面。
經過一年的歷練,如今的李振鵬已熟練地能指導管控現場作業(yè)、保證施工順利的進行,能夠安裝、使用與維護隧道安全管理五大系統的使用,尤其是其中的人員定位系統、氣體監(jiān)測系統、視頻監(jiān)控系統。
對于所參建的臨清高速,李振鵬對它促進云南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義抱有很大認同。“我覺得我的工作于國家于社會于我們個人都是很有意義的,它值得我們?yōu)榇烁冻?,為此奮斗。”李振鵬說。
基層是個大熔爐,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是最能鍛煉人的地方。在施工一線還有許許多多像殷海洋、趙馨祥、李振鵬這樣的基層員工,他們帶著激情和青春去譜寫基建的贊歌,用努力的姿態(tài)去述說激情歲月。來到一線,他們就在這里扎根、在這里成長。
(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五公司 趙純杰 任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