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及時幫助,保護了我們村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農(nóng)田也免遭損失,太感謝了”9月8日,在風雨交加的搶險現(xiàn)場,綏化市青岡縣民政鄉(xiāng)董家窯屯屯長于生對指揮搶險的項目書記王寶和再三表達感激之情。
8月下旬以來的半個月時間里 ,“巴威”“美克沙”等三場臺風在東北大地輪番肆虐,創(chuàng)造了當?shù)貧v史。因此,青岡縣境內(nèi)的通肯河遭遇了20年一遇的洪水襲擊,導(dǎo)致董家窯屯洪水漫堤,200多名村民和400余畝農(nóng)田受到威脅。
8日凌晨4時20分,接到求援電話的中鐵二十三局二公司綏大項目部第一副經(jīng)理關(guān)宏巖聞“汛”而動,迅速調(diào)集兩臺大型挖掘機,組織27名搶險隊員攜帶救生衣、鍬叉等搶險工具趕赴現(xiàn)場,投入到分段打通護路圩堤的泄洪突擊戰(zhàn)中。天水一色、疾風暴雨如脫韁的野馬一陣緊似一陣,挖掘機駕駛員剛鳳參、王剛小心翼翼的行駛在泥濘的河堤上選擇機械停位。隨著抓斗的不斷起落返轉(zhuǎn),逐漸打開了圩堤的兩處豁口,憋足勁的滔滔洪水奔流而下。同時27名搶險隊員一面配合挖掘機搶險施工,其他分成兩組開始人工清淤,爭取盡快再打開了兩處溢洪口。壩頂泥水交織一呲一滑,腳下洪水滔滔,每挖一鍬泥土都要用盡全力,撲面而來的風雨抽打臉頰火辣辣的疼痛,常常雙眼霧水朦朧。不經(jīng)意間雨水順勢流入勃頸冰涼難耐,大家全然不顧爭分奪秒不敢懈怠。經(jīng)過6個多小時的合力攻堅解除了燃眉之急,人們提著的心落了地,可搶險隊員早已饑腸轆轆筋疲力盡……。
風大雨急、天昏地暗,“海神”余威肆虐。13時10分,放心不下的的項目書記王寶和趕到董家窯屯再次進行巡堤補漏。風在刮、雨在下。他挽起褲腿、趟著泥水,渾身早已是透心涼,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走在濕滑的堤壩上,穿行于兩臺挖掘機之間。“向前推進2米、再來、再來點……”順著王寶和的手勢抓斗不停的反轉(zhuǎn),再次對董家窯屯50多米長的圍堰進行加固作業(yè),壓實加高保護農(nóng)田的臨時土壩,織密抵御洪水“防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