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維修車間房角配電箱里咋露出干草啊”
拿來人字梯檢查發(fā)現(xiàn),一個雨季,鳥兒竟通過穿線孔進入到這個發(fā)動機維修車間用電線路的“中樞”,將這個配電盒當成了一棟遮風擋雨的小別墅。腳踏實地必然會收獲碩果,但仰望天空也會有所收獲。
隨著一位群安員同事“走神”間仰望天空而打破“沉默”,以項目群安員與青年安質(zhì)崗為骨干,由項目安質(zhì)部組織的“找茬”團隊進行的“安全生產(chǎn)月”消防與用電安全專項檢查,從項目機修班開始有序展開。
同為工程人,大家沒有那么多客套與拘謹,“這垃圾桶該傾倒了”、 “這枯草該清理了”、“這用配電箱內(nèi)部該清潔了”、“這節(jié)線老化,該換了”、“這過路用電線該架高了,車輛進出有可能會碰到啊”;散落四處“翻箱倒柜”的群安員與青年安質(zhì)崗你一言我一語,總之一個字這“茬”找的“細”。
“這消防器材都放置失效了,浪費啊”機修班的一位老師傅感嘆道;旁邊的群安員當即糾正:“叔,浪費啥啊,我倒希望所有的消防器材都一直放置到失效,我可不愿意看到有用到它們的時候啊”。在消防與用電安全方面沒有僥幸,消防支出該花的費用的絕不可節(jié)省,防患于未然,真如同事所說:“不愿意看到有用到它們的時候”。
老輩人節(jié)省的傳統(tǒng)確實值得學習,但安全上的“節(jié)省”馬虎不得。在項目員工日常安全培訓過程中,思想上要不得差不多、可能、大差不差等字眼。一切經(jīng)驗上的差不多、設身處地的“可能”皆會為事故埋下禍根。對易轉(zhuǎn)化為安全事故的“可能”,要毫不猶豫的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安全工作中確實少不了“嘮叨”與“矛盾”,嘮叨煩了,矛盾解決的多了,所有的同事也就都能耳熟能詳,潛移默化,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安全觀念從淡薄到規(guī)范化的轉(zhuǎn)變。如此,在工作中才能保證安全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被傷害。